第一卷:在外而安 第487章 权力制衡(二)

次日清晨,王成学尚在睡梦中,便听闻屋外传来轻微的关门声。他匆忙起身,奔至父亲房前,屋内早已空无一人。

王成学满心疑惑,在院子里来回踱步,暗自思忖:父亲能自由外出,想必只是丢了议政院院长一职,尚未牵涉到贪赃枉法行径,应无大碍吧?可他心中却总有一丝不安,如乌云般笼罩。

王成学这一整天都把自己关在家里,仿若一只惊弓之鸟,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他心跳加速。窗外的市井喧嚣声传入耳中,却更衬得屋内静谧压抑。

直到午后,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平静,王成学开门一看,竟是胡永。

胡永满脸堆笑,进门便拱手道贺:“成学老弟啊,恭喜恭喜,你父亲王允老大人,如今可是内阁首辅啦,这可是天大的喜事!”

王成学瞪大了双眼,一时愣在原地,只觉脑袋嗡嗡作响。

“内阁首辅?这怎么可能呢……”他喃喃自语道,刚开始还有些不敢相信。

胡永自顾自地坐下,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,兴奋地说道:“你还不知?昨夜上头旨意一下,你父亲与原首辅张安世大人对调,今早王允老大人定是不辞辛劳,赶着去议政院参加首辅选举呢。那张安世大人,之前免了你的工商部副大臣之职,想来是早有筹谋,为这一步棋铺路。毕竟你们父子俩同在内阁为官,难免有些不便。”

王成学的心跳陡然加快,手心满是冷汗,他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。此刻,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,既有父亲仕途转折的惊愕,又有对未来未知的惶恐。

他意识到,自家从此将踏入权力漩涡中心,一言一行皆会被瞩目,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。

许久,王成学才缓过神来,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应酬着胡永。待胡永离去,他缓缓瘫坐在椅子上,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,心中五味杂陈。

他知道,从这一刻起,自己不再是那个普通官宦子弟,“首辅之子”这一身份既是光环,更是枷锁,往后的日子,注定波谲云诡……

此后数日,王成学家门庭若市,送礼祝贺之人络绎不绝。可王允却总是早出晚归,父子俩甚至说不上几句话。

这就让王成学感觉很不高兴了,父亲王允出任内阁首辅,这当然令人高兴,可他王成学被免掉了工商部副大臣,让他在家里一直赋闲,这也不是一个长久之事啊?

这天晚上,王成学终于寻了一个机会,把父亲堵在了书房里。

“父亲大人,我被免去了工商部副大臣职务,本没有什么意见。父子俩同在内阁,确实瓜田李下,难免会让人在背后说些风言风语。但总不能让我一直赋闲在家,不给我安排差事吧?”

“你想出来做事?”王允老大人冷哼一声道。

“你要知道,今上让我和张安世大人进行对调,让他做议政院院长,让我做内阁首辅,本就是权力制衡之道。不仅有许多人盯着他,也有许多人盯着我。若是咱们家中只有我一个人出来做官,被人捏到的把柄便不多。可要是你也出来做官,你自信经得住那些新闻狗仔们的反复侦查?”

“我又什么经不住别人查的?我表现也不差好吧?”王成学兀自嘴硬道。

王允老大人气愤道,“你表现不差?你赶在议政院通过逐步禁止纳妾的法条正式获得通过前,还一口气纳了三房美妾,使得房中妇人超过了两位数。你现在赋闲在家,别人也懒得针对你,可要是你重新出任朝廷大臣,或者转任地方督抚,那些新闻媒体,必然会把这件事情拿出来,作为抨击你的口实,你这不是拖我后腿吗?”

王成学辩解道,“当时做这种事情的人也不少,也没有道理就盯着我一个人吧?”

王允老大人说道,“这种贪恋美色之人是有不少,但首辅之子,却仅有你一个人。他们不盯着你,还能盯着谁?借由打击你,从而打击我这个内阁首辅的威望,哪怕起不到什么政治作用,但好歹能促进那些无良媒体的报刊销量,你说他们会不会这么做?”

“那我就这么废了?”王成学不解道。他还正年轻,还想要有一番作为啊。

王允老大人想了又想,终于开口说道,“你要想做事,也不是不行。你先后创办保州工学堂和开封工学堂,对此也算是得心应手了。不如你向今上写一封奏折,主动要求创办金陵工学堂,这也是一件利在当下、功在千秋之事。若是做得好了,不愁没有机会东山再起。”

王成学心想,父亲王允才刚满六十岁不久,离七十岁不得出任阁臣的年龄规定,还有八九年时间,他刚出任内阁首辅,怎么也能做上一两年时间,不如利用这个间隙,创办一座工学堂,也免得自己没有事情可做,便点头答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