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管是镇上的人,还是附近周边的村民们,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,就是关于自家孩子的入学?咨询夫子笔墨学费等问题?
熟人相邻之间,见面都要问一句:“你家孩子会送去读书吗?”
“嗐!我家适龄的有三个呢?都送去读书肯定养不起呀!不过会考虑先送老大去学堂,昨天刚去告示栏那边,问过招生要求,你家的呢?”
“我们全家都表决了,砸锅卖铁也准备供大孙子,去青峰学堂读书识字。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,孩子的未来还是有上限呀!”
只要细听之下会发现,不时的能听到这样对话。
可见读书人,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占据多高,那是身份是地位是权利的象征。不用任何人去推荐宣扬,这是每个人从出生,就明白的道理。
以前是想读书没有教育条件,现在的青峰镇人,不管是卖苦力做工的,还是经商做买卖的,大家多少都有收入进账。努努力供养一两个孩子,进学堂读书识字,好像也不算是难事了。
更何况青峰镇上的人,亲眼看到新修建的,顶好又气派的学堂呢?只要条件允许,谁不想把自家孩子,送进去接受教育呢?
顾汐最近让家里,有识字基础的林一,白天专门待在青峰镇上,负责登记招生记录,并针对性提供细致解答,前来询问报名的人们各种问题。
每天都有登记十几个人,几天下来也招到七八十个,确定入学的适龄孩子。
顾汐看过名单,惊讶的询问林一。“这些名字叫蛋的、宝的、石头的一看就是男孩,都没有女孩来报名的吗?”
“回夫人,前来咨询的人,只有极少的两三人问过,确定学堂真会招收女孩,但还没有遇到下定决心,给女儿报名登记的。”
顾汐蹙着眉头说:“这样你明天到青峰镇上,把信息散布出去,招生五日后就截止了,错过的时间就等明年再来报名。
不过在最后这五日里,凡是送女孩来报名入学的,所有费用对比男孩的减半。
世间爹娘长辈们大多是重男轻女的,有多少女孩从出生后,就经受诸多的不公平呢?
虽然世道如此,但我们开办学堂,要尽力做到公平对待每人,学堂是以教人育人为主的地方,不该带着有色眼睛,区别看待男孩、女孩、穷人、富人。
希望有更多的女孩们,通过读书明理成就自我,找到更高的人生价值。”
林一抬起闪亮有神的眼眸,悄悄看向散发气场的主子,重重的点头应下,保证会办好此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