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林皱眉:“是我想简单了,但是现在人都来了,总不能把人再送回去。不管怎么说,都得给他找个学校让他去念书,你有没有什么办法?”
云乔说:“办法肯定有,就是不知道您满不满意。京城有好多学校都开设了夜校和课外班,咱们可以给他找个课外班上,到时候让他考个中专或者夜大,读个几年,最后结业也是有文凭的。”
秦海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,“夜校?夜校能正规吗?云乔,我跟你说,小昌是你小姑家里最争气的孩子,可得好好的培养。他也是你的外甥,你当表姑的,多少也尽尽心,还是找个正规的学校靠谱。”
“我倒是想。”云乔无奈的叹了一口气:“可是爸爸,您也得实际点才行。那孩子的基础并不算好,在老家连县城的高中都没有考上,到了京城他能竞争的过谁?”
“那你给他找个初中,让他复读一年。”秦林想了想,说道:“你们学校的大学生,有没有愿意出来给人辅导学习的?咱出钱再给他找个课外老师辅导辅导,我就不信这样还能考不上。”
云乔无语:“……”
看来她爸是真的铁了心的想把秦昌的户口迁过来了。
话说到了这份上,云乔也不再跟秦林兜圈子,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:“京城的中学只招收本地的学生,秦昌不是本地人,他的户口,您想怎么解决?”
“当然是迁到咱们家里。”秦林理所应当的说道:“这不难。去年为了解决你和孩子的户口问题,我找了咱们区公安局的局长,按照亲属投靠来办,问题不是很大。”
“您是铁了心要把秦昌的户口迁过来了是吗?”云乔说道:“那我也直说了,我不同意。”
秦林听了云乔的话,眉头皱得更紧了,语气也沉了下来:“你不同意?为什么?”
他不解的问道:“云乔,秦昌是你小姑家的孩子,也是你的亲外甥,你们都姓秦,都是咱们老秦家的未来。咱们家现在条件好了,可你小姑他们一家还在老家的地里刨食呢,亲人之间,互相帮衬一把也是应该的。”
“再说了,多一个人多一分助力,秦昌将来读书要是能读出来,毕业之后在京城分配个好工作,在这边站稳脚跟,将来对你和你的孩子们也是个一个助力。我就想不通了,这明明是皆大欢喜的事情,你怎么就不想帮他呢?”
云乔深吸了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平静下来:“爸爸,我不是不想帮秦昌。您也说了,秦昌是我的亲外甥,我们俩都姓秦,作为表姑,我其实完全不介意给他一些帮扶,不然也不会您一提,就积极的想办法帮他找学校。”
说到这儿,云乔话锋一转:“但是事情没您想的那么简单,把一个外人的户口迁到咱们家的户口上不是一件小事,涉及到政策、手续,还有咱们家的实际情况。您去年为了我和孩子的户口,已经费了不少力气,那还是在我是您亲闺女,两个孩子是您亲外孙的情况下。而秦昌呢?他只是您的外甥孙,是您妹妹家的孙子,这中间的亲缘关系可隔得远了。他有父有母,有自己的爷爷奶奶,再是亲属投靠也投靠不到您的身上。”
秦林摆摆手,说道:“这些都不是问题!政策的事我来想办法,用不着你跟着操心。至于他学习的事,你多费费心。你是他表姑,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没学上,只能回老家种地吧?”
云乔无奈的摇了摇头:“爸爸,你这就是诚心为难我了。他没学上是他自己能力不行,跟我有什么关系?咱们实事求是的说,秦昌在老家连县里的高中都没考上,京城的学校竞争压力这么大,他就算托您的关系勉强进了学校,也未必跟着上。”
“您还是听我一句劝吧。与其把这孩子塞进一个不适合他的环境,不如给他找个夜校好好的学几年,将来考个中专,或者考个夜大,将来出来照样分配工作。”
秦林摆了摆手,有些不耐烦:“云乔,你这是什么话?秦昌还小,只要肯努力,未必没有出息。你当年连高中都没有念完,中间又在东北待了十来年,最后不也成功考上大学了吗?怎么现在反倒看不起别人了?”
云乔被秦林这话噎住,心里一阵委屈。
当年她下乡下的急,高中只念了一年,是高中的校长看她们这届的学生可怜,才破格给她们这些下乡的知青发放了高中毕业证。可她这些年何曾懈怠过?
她是知道未来的进程,知道未来会恢复高考,但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又不是大风刮来的。没有她这些年坚持不懈的学习,就算重来一回,她照样不知道大学校门往哪开。
叶琳不就是嘛。
叶琳跟她一样也是重生回来的,叶琳考上大学了吗?
没有。
她也不是看不起秦昌,只是觉得秦林的期望太不切实际了。
她是真心喜欢读书,喜欢学医,所以才能一直坚持这么多年一直没放下书本。
但秦昌是吗?
小主,
他明显不是。
他自己都说了,他不是读书的那块料。
他想当兵。
云乔不想跟秦林吵架,沉默了好一会儿,等平复了一下情绪,这才缓缓说道:“爸爸,我没有看不起秦昌,我只是觉得真心为孩子考虑,不能只浮于表面,而是需要从实际出发,为他考虑的更长远一些。”
“他不是读书的料,硬把他塞进一个他根本跟不上的环境,只会让他痛苦。”
秦林听了这话,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,但语气依然强硬:“那你说怎么办?总不能让他回老家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