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4章 方清决策。

此刻,北疆大梁的丞相府内,气氛凝重。

方清正襟危坐在中堂之上,静静聆听着几名锦衣卫详述京城近日的民怨。

待他们言毕,方清微微点头,神色冷峻道:“民怨须得先行压制,绝不能任其煽动舆论,酿成大祸。”

若任由一星半点的异议之声肆意蔓延,日后必定如星火燎原,

待那民怨如沸水般彻底沸腾,京城内部必将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。

一名锦衣卫微微抬头,小心翼翼地觑着方清的神色,试探道:“方相,依卑职之见,不妨略施小惠,将他们打发了,以此安抚人心…… 您意下如何?”

方清手中的动作陡然一滞,缓缓挪开那覆于眼上的手,目光如电般射向那名锦衣卫,挑眉反问:“安抚?”

旋即,语气转厉,怒斥道:“吾令汝等压制民怨,尔却提什么安抚?!”

这突如其来的怒斥,让那名锦衣卫瞬间懵了神,一脸茫然道:“不安抚的话,那…… 那该如何压制呢?”

方清冷笑一声,喝道:“让他们闭嘴!这难道不是你们锦衣卫最拿手的事吗?!”

此言一出,两名锦衣卫不禁倒吸一口凉气,彼此对视一眼,眼中满是惊愕。

方清素日里一向推行 “仁政”,屡屡反对他们锦衣卫严刑拷打、冷酷无情的办案手段。

今日,本想讨好方清,却不想马屁拍到了马腿上。

谁能料到,方清此次对于此事的处理手段,竟比他们更为极端。

“方相!若真如此行事,只怕会适得其反啊……” 那名锦衣卫心有不甘,还欲再谏,却被方清抬手打断。

方清深吸一口气,强捺住心头的烦躁,耐着性子道:“罢了,吾给你二人讲个故事,且听好。”

二人面面相觑,赶忙齐声应道:“卑职等洗耳恭听。”

方清微微颔首,眼神微微上飘,似陷入回忆之中,缓缓说道:“昔有一书生,养了一头驴。某夜,书生挑灯夜读,那驴却在院中惨叫不止,扰得书生无法静心。书生遂起身,至院中查看究竟。”

“待他近前,方知驴的屁股上扎了一根刺,疼得它嘶鸣不断。”

说到此处,方清稍作停顿,目光扫向二人,问道:“你们且猜,那书生是如何做的?”

一名锦衣卫试探着回答:“书生可是将刺拔了?”

方清轻轻摇头,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,道:“他却是取来绳索,将驴嘴给绑了起来。”

“什么?这书生莫不是糊涂了?有问题不解决,却只知……” 另一名锦衣卫刚说到此处,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,猛地闭上了嘴巴。

因为他赫然发觉,此刻方清的所作所为,竟与那书生如出一辙。

“觉得那书生愚蠢?” 方清似笑非笑地问道。

两名锦衣卫尴尬一笑,忙不迭地摆手否认。

方清亦是跟着一笑,只是那笑容未达眼底,他接着问道:“连愚笨之人都晓得,拔掉刺,驴便不再嘶叫的道理,难道饱读诗书的书生会不知?”

“你们就不曾想过,那书生或许另有考量?”

“是何考量?” 锦衣卫一脸好奇,实在想不通书生为何要如此行事。

方清却只是缓缓摇头,神色有些莫测:“吾亦不知。”

“但吾深知,那书生绝非愚笨之人,他如此做,必有其缘由。而本相这般决策,亦是经过深思熟虑,有本相不得不为之的考量!”

方清目光一凛,神色凝重起来,沉声道:“不妨直言告知你们,如今外面反贼蠢蠢欲动,我大梁正面临外忧内患之局,哪有闲心顾及那些草民的死活?”

“非但如此,为应对即将来临的战事,本相还需加重税赋,尽快敛财,以充实国库,方能有备无患!”

“还要加税?” 两名锦衣卫听闻方清此言,皆被惊得瞠目结舌。

如今京城之中民怨已然沸腾,局势本就岌岌可危,若再加重税赋,无异于火上浇油,只怕顷刻间便会引发大乱。

“方相,此举万万不可啊!若真如此行事,恐生官逼民反的大祸!” 一名锦衣卫满脸忧色,急切谏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