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4章 不要抱多大希望

上医至明 陈家三郎 1397 字 4个月前

“还有事吗?”

周洛再次开口道:“老师,邱熠昨晚告诉我,杜冰在那边的事情已经妥善解决,明天就会返回滨海。”

“不过,他的伤势还有些重,骨头还断了几根,回来后要休养两三个月。”

余至明没问解决细节,只是轻哦了一声,示意自己知道了。

短暂的安静过后,沈奇开口说:“老师,奥利维亚说,在德国有一个奇怪病例,想问一下您有没有兴趣接手?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多奇怪?”余至明问道。

沈奇介绍说:“视觉颠倒,患者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成年人,他在睡醒一觉后,忽然发现看到的世界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,变成了上下左右颠倒。”

这话立时让余至明兴致满满。

我们的眼睛结构,类似于照相机,视网膜就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。

当我们看东西时,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、瞳孔和晶状体的折射后,会在视网膜上聚焦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物像。

既然外界的景物,在视网膜上成的都是倒立的像,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正立的呢?为什么我们不会感觉这个世界是上下颠倒的呢?

很多人认为,颠倒的视网膜信号会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进行翻转和转换,这样我们就能看到正立的物体了。

只是这个论点,不仅一直未能有效证实,且被一些证据推翻。

当前比较公认的一个是运动论观点。

这个观点认为,无论视网膜上的成像为倒立、正立抑或是中间任意角度,只要视觉能够与肌肉触觉、运动觉之间建立起对应的联系,各种感觉器官之间协同活动,互相验证,那么我们就能够建立起“上下左右正反”等和谐统一的空间知觉。

就比如牙医,常借助反光镜治疗病人的牙齿问题。

反光镜里的影像,是镜像。

而训练过的牙医,可以非常熟练的通过这镜像来做各种精细的治疗活动。

沈奇接着介绍说:“到现在,还没有发现那人视觉颠倒的原因,如今他靠特制的眼镜,让自己保持正常的生活。”

余至明沉吟着说:“根据倒像纠正的运动论观点,这人经过较长时间的适应,重新建立起视觉与肌肉触觉、运动觉的对应联系,这视觉颠倒不应再对他的生活造成影响?”

沈奇回道:“可能,这人吃不了那个苦,不想适应?”

余至明想了想,说:“这人的视觉颠倒,大概率是大脑问题,如今的技术手段查找不出来,我找出来的可能也很小。”

“如果那人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,我倒是乐意给他检查一番。”

“但让他不要抱多大希望……”

说到这,余至明想到一点,问:“沈奇,奥利维亚为啥不直接找我,要让你转达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