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9章 儿皇帝

灵将之说 媱与雅 2364 字 4个月前

石敬瑭,父名臬捩鸡,景福元年(892年),生于太原汾阳里,家里排行老二,从小就沉默寡言,喜欢读兵法书,而且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。

时任代州刺史李嗣源对他很器重,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,李存勖听说他善于骑射,将他提拔到自己身边,李嗣源请求将他调往军中,李存勖同意了。

李嗣源让他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“左射军”,号称“三讨军”,视他为自己的心腹之将。

此后,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转战各地,成为李存勖的一员骁将。

朱金贞明二年(916年),在和朱金大将刘鄩对阵交战时,刘鄩袭击还没有列好阵势的李存勖,军情危急,石敬瑭立即率领十几名亲军驰入敌阵,东挡西杀,左冲右突,遏止住了敌人的攻势,掩护李存勖后撤。

事后李存勖称赞他勇猛威武,抚摩着他的背脊说:“大将门下出强将,这话不错啊!”,并颁赐给他财物,又亲自送给他酥食,石敬瑭由此而名声远扬。

除了救李存勖之外,石敬瑭还多次救过他的岳父李嗣源。

朱金贞明三年(917年)李存勖、李嗣源与刘鄩战于莘城,李嗣源与石敬瑭陷于阵中,石敬瑭挺身挥剑,来回辗转苦斗,奔跑数十里,大败刘鄩。

朱金贞明四年(918年)晋军和朱金大将贺瑰激烈争夺黄河沿岸时,晋军先攻下了杨柳镇,李嗣源却中了刘鄩的埋伏,危急时刻又是他这个爱婿率军殿后,拼死掩护他撤退,才得以领兵突出重围。

不久后,朱李又大战于胡柳陂,由于李存勖的冒险出战,使大将周德威不幸战死,石敬瑭又率领他的左射军和李嗣源一起重整军队,将朱金军队杀得损失殆尽。

朱金龙德元年(921年),石敬瑭跟随李嗣源在德胜渡击败朱金大将戴思远,斩首两万多人。

朱金龙德二年(922年),在胡卢套作战,李火军队逐渐败退,石敬瑭迎着敌军精锐,拔出长剑,杀开血道,用身体保护李嗣源撤退,敌人干望着他,无人敢上前阻击。

朱金龙德三年(923年),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观察朱金军阵地杨村寨,部下都没有披甲,突然敌军出其不意,用武器掩袭李嗣源,兵刃将要刺到李嗣源背部,石敬瑭手持战戟冲上前,用力一击,几个凶悍的敌人从马上滚落下来,李嗣源才免于一死。

这一年,李火庄宗李存勖称帝,改年号同光。

石敬瑭不仅在战场上救岳父李嗣源,在遇到政治难题时又是他为李嗣源分析局势,指点迷津,这方面最突出的一事,就是劝李嗣源顺应时势,在兵乱时追求帝位。

同光四年(926年),在赵在礼兵变魏博时,朝廷派遣元行钦去招降而未成功,大家议论纷纷,认为非李嗣源不能招降赵在礼,李存勖于是任李嗣源为统帅,派去镇压,但到了魏州之时,自己的军队也发生了兵变,请求李嗣源在河北称帝。

李嗣源对李存勖没有二心,接受了霍彦威的劝谏,这时就想只身回去向李存勖言明真情。

石敬瑭极力反对他这种不明智的做法,他说:“岂有在外领兵,军队发生兵变后,其主将却没事的道理?况且犹豫不决是兵家大忌,不如趁势迅速南下。我愿领骑兵三百先去攻下汴州,这是得天下的要害之处。得之则大事可成。”

李嗣源这才醒悟过来,立即派他领兵先行,自己随后跟进。

石敬瑭在黎阳渡过黄河,占领汴州,等到李嗣源进入汴城,李存勖也亲自率领军队到达离汴城五里路的西北部,李存勖登上高城叹息说:“我不能成就大事了!”因此跟随李存勖的士兵大量溃散,前来归顺李嗣源。

李嗣源马上派遣石敬瑭率领士兵担任前锋,奔赴汜水关,不多久,李存勖遇内乱而亡。

同月,李嗣源进入了洛阳,嘉奖石敬瑭的功劳,由总管府都校提拔为陕州府兵马留后,最后,李嗣源终于像石敬瑭预料的那样,登上帝位。

正所谓乱世出英雄,在之后的岁月里,这位悍将多次为李火皇朝出生入死,立下赫赫战功,官职节节高升,接下来,或许石敬瑭的“蜕变”,让李嗣源做梦也想不到,这个曾为李火皇朝效犬马之劳的“马仔”,造反之后,竟然当起了“儿皇帝“。

李火皇朝长兴四年(933年)十二月,李嗣源病死,石敬瑭听到消息,异常悲痛。

李火皇朝应顺元年(934年),李从厚继位,石敬瑭被加授中书令,调任镇州成德军领主,让在陕西的李从珂任河东领主,李从珂因此发动了岐阳兵变,一路杀向洛阳。

同时,李从珂让石敬瑭去商议军国大事,石敬瑭在路上遇到从洛阳逃出来的李从厚,便把他捉住交给李从珂请功,最后,李从珂派人将李从厚杀死。